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梅子鎮種植甜棕歷史悠久,目前,全鎮6個村共種植約8000畝,總量達200萬株,投產9萬余株。棕樹全身都是“寶”,在利益聯結的機制下,甜棕成了梅子鎮的特色產業,也為當地群眾增收拓寬了渠道。
近日,梅子鎮的甜棕迎來了采收季。走進民樂村謙樂組村民楊淙波的棕地里,只見她熟練地架好梯子,拿著小刀在樹頭剝棕片、割棕苞?!拔壹页墒斓奶鹱貥溆?00-600株,一年棕的收入有一萬多元,生活還可以?!泵纷渔偯駱反逯t樂組村民楊淙波介紹,她在梅子鎮農貿市場設了一個攤位,一般情況下把需要出售的棕頭和棕花(苞)明碼標價后,旁邊放置一個收款碼,就成了無人售賣攤位,有貨品的時候每天會有100多元的收入,她自己就騰出更多時間打理咖啡、柑橘等作物。
“棕苞在梅子街市場是20元一公斤,很多人爭相購買,像楊淙波家這樣的棕樹,一棵一年可以剝5次棕苞,一次一公斤左右,5次就是5公斤,一年一棵棕樹的棕苞產值在100元以上?!睂幎澚甲貦胺N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禎良介紹,除了棕頭、棕苞可食用外,棕片和棕板被收購到加工廠初加工后,可制成棕帽、棕鞋墊、棕掃帚等產品,抽出的棕絲是制作棕床墊、棕線等的上好原料,剩余的殘料是栽花種菜培育腐殖土的基料。
“我們收購棕葉桿的價格是2500元一噸,8個月到9個月的采收時間,每月都可以賺錢。一棵棕一年可產出棕片、棕板10元左右的效益,加上棕苞收入,一棵棕一年的收入不會少于140元?!睂幎澚甲貦胺N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禎良接著說。
近年來,梅子鎮不斷拓寬思路,探索甜粽利益聯結機制,積極培育寧洱禎良棕櫚種植專業合作社,建成全縣唯一一家棕櫚加工廠,以收購棕片、棕板進行初加工,極大地促進了甜棕產業的開發利用,探索出一條“企業(合作社)+村集體經濟+農戶+基地”的模式,建立了甜棕產業利益聯結機制,提升群眾致富渠道,增強了群眾發展甜棕產業的信心。
責任編輯:熱作發展處